立春喻意著春季的開始,又名立春節(jié)、正月節(jié)、歲節(jié)、歲旦等,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時至立春,在北回歸線及其附近一帶,風和日暖、萬物開始生長,氣溫、日照、降雨等,這時常處于一年中的轉(zhuǎn)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可明顯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
(立春場景圖)
中國傳統(tǒng)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傲⒋汗?jié)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jié)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
立春還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代表新的一年開始,因此立春又稱立春節(jié)、打春等,流行鞭春牛的風俗。立春這天吃春餅和春卷,稱為咬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須做好準備,進行預(yù)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shè)春官,并預(yù)告立春之時。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日時令飲食是作春餅、贈春盤、食春菜等飲食之俗,以迎春、慶春。春餅是立春日典型的時令食品,從魏晉南朝時代起,人們迎春食春餅?!肚G楚歲時記》載:“立春之日,親朋會宴,啗秦餅、生菜,帖‘宜春’二字。”春餅是一種薄面餅,取生菜、果品、餅、糖等置于盤中,取迎新之意,時稱“春盤”,也可贈送親友品嘗。
在主要的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拜神祭祖慶典是做節(jié)的一大主題,立春祭活動內(nèi)容包括祭春神、太歲、土地等眾神,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
(立春場景圖)
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為春盤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盤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餅、餌五種。蔬菜主要有:豆芽、蘿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杜甫《立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
雖然立春意味著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并不會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如果過早脫掉冬裝換春裝,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yīng)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所以早春時節(jié),應(yīng)該提前了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立春養(yǎng)肝,宜多吃辛溫發(fā)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發(fā)的食物來調(diào)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卜等。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過于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至上火。
(立春場景圖)
初春的天氣剛剛由寒轉(zhuǎn)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為避免春季各種疾病的發(fā)生,預(yù)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開窗,使室內(nèi)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上午8時左右,一般氣溫較低,空氣質(zhì)量也較好,是開窗通風的好時機。此外,居室至少還應(yīng)在午睡后和晚睡前開窗通風。